首页 > 金堂百科 / 正文

金堂县祝洋个人资料家庭背景|金堂创业故事

2016-04-06 11:42:38 金堂网

268.jpg

  在紫菜上铺一层醋饭,再放上黄瓜、肉松、蟹肉,摆上两支炸虾,然后卷压成卷,再放上几片鳗鱼,用火枪熏熏,再淋上秘制沙拉酱,最后切割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不到一分钟,一份炸虾鳗鱼翻卷寿司就做好了。这样的工序,对于25岁的祝洋来说,再熟悉简单不过。每天上千元的收入,意味着他要做近200份寿司,重复近乎相同的动作200余次。

  从曾经的举债度日,到如今有车有房,还有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祝洋用近两年的时间,完成了逆袭,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如今,在众多朋友的口中,他被称作“人生赢家”。

270.jpg

  1991年,祝洋出生于赵镇一个普通的家庭,父母时常外出打工,在他的童年记忆里,大多时候,他都属于留守儿童。尽管留守,但他并不叛逆,从小到大,他都是听话的孩子,自己做饭,自己上学,一切按照父母的要求来做。从2006年中专毕业被分配到新都一家汽配厂做学徒,到2009年回金堂学调酒、调咖啡,尽管这些都不是他的兴趣所在,但他依然乐此不疲。

  后来,祝洋追随当时的女友来到郫县打工。他原本以为自己幸福的小生活就要从工厂里开始了,但某一天,相处六年的女友突然提出的分手给了他当头棒喝。“没钱就会被人看不起”,这句话,令他一直耿耿于怀。怎样挣钱?怎样才能让人看得起?思前想后,祝洋觉得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创业,自己当老板。

  创业,说来简单,但是创什么业?创业资金从哪里来?对于这个刚刚才算解决温饱的家庭来说,这得冒多大的风险。这时候,祝洋忽然想起了他常去光顾的一家寿司店,每次去,他都得排队。“生意那么好,肯定能挣钱。即便我现在没有本钱创业,但是我可以学技术。”于是,祝洋找到了寿司店老板,并向他表露了心迹。因为祝洋经常光顾那家寿司店,寿司店老板对他也较为熟悉,再加上又恰巧需要学徒,便欣然决定收他为徒。

  至此,祝洋心中深埋的创业种子终于找到了土壤。

  刻苦钻研  浇灌梦想种子

  为了自己的创业梦,祝洋为自己断了后路——从郫县的工厂里辞了职,去寿司店当学徒,只是,他没敢把这事儿告诉他父母。按照惯例,祝洋每个月都要往家寄1000元,而他当学徒每个月只有1500元。为了不让父母看出端倪,祝洋照例往家寄了1000元,并把剩余的500元拿来交了房租。“最惨的时候,一天就只吃了一碗泡面。”祝洋说,尽管如此,但他相信他能坚持,他相信他能学好,他相信有一天自己也能开寿司店。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他硬撑了一个月。

  在寿司店的日子,祝洋每天都浇灌着自己的创业种子,不断刻苦钻研,摸索学习。他不急于求成,而是甘愿等到水到渠成。他不是最聪明的那个,却是最努力的那一个。天道酬勤,通过自身的努力加上师父的悉心教导,他终于学到了精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Tags: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