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堂百科 / 正文

金堂法官周卫东个人资料照片

2016-04-08 10:11:24 金堂网

269.jpg

  金堂的3月,春花灿烂,一驾日夜疾驰了三十一年的审判执行工作战车却戛然止步,停在了春天里——四川省金堂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庭长周卫东,因突发心肌梗塞,经抢救无效逝世,享年49岁。

  “他用生命的代价诠释出司法者的艰辛和一个法官不屈的坚守。他默默的付出盖过一切最华丽的语言和最灿烂的荣誉,正是他和他身后无数的同事们共同支撑着中国法治的脊梁。”有人这样评价道。

  较真  只为对得起法官的称号

  “他有一张轮廓坚毅的脸,一看就是一身正气。”在同事和朋友们的眼中,周卫东一直都是这样的形象。周卫东曾说:“我们要有做人和做法官的底线。做法官不是为了得到当事人的赞同,也不是为了得到领导的嘉奖,而是要对得起良心、对得起法官的称号、对得起时间的考验。”

  1999年夏天,有个小有名气的“歪人”武三娃,欠债不还还动手殴打对方,受害者迫于无奈将其告到土桥法庭。武三娃的态度极其傲慢,根本不把法庭放在眼里,拒绝清偿债务,也拒绝向对方当事人赔偿和道歉,最后干脆与法院玩起了捉迷藏,试图逃避处罚。乡间民情的复杂程度和当事人的嚣张气焰让这个案子成了“烫手的山芋”,时任土桥法庭负责人的周卫东听到书记员说到这一情况,思虑了一番后说,“我来办”。接下来的许多天,他一边处理其它案件,一边四处找寻武三娃。武三娃的案子难办,被赶被骂都是常事。但为了使当事人的利益及时兑现,周卫东几乎踏破了武三娃家的门槛,一方面告诉他欠债不还、殴打他人的法律后果,一方面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为其剖析与人为善的重要性。最终,嚣张强硬的武三娃也被周卫东的细致耐心捂化了,在法理和德理的面前低了头,愿意配合法庭赔偿对方当事人损失并赔礼道歉。

  柔肠  做有血有肉的“把脉人”

  法官工作不是简单的经验积累,法官也不是司法加工流水线上的机器人,而是有血有肉的案件“把脉人”。对人情、人性的洞察,对法律正当性、合理性的认识,都时刻影响着周卫东对善与恶、罪与罚的理性判断。

  2002年,金堂县三溪镇的果农孔凡其老人,因为一起交通事故被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而家徒四壁、靠低保度日的孔凡其老两口根本无法兑现7万多元的执行款。周卫东在听闻这一情况后,决定亲自去孔大爷家中探望。他发现,孔大爷家中只有一幢老式的砖房,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一的收入来源就是院后的半亩果园。老人的生活窘境让周卫东有了资助帮扶的念头。周卫东安慰老人,还不起就一年一年慢慢还,他去协调。有一次,周卫东造访老人时留下六百元钱,而那些年他的工资也就千余元。其后的几年,周卫东几乎每年都会到孔大爷家里探望。由于经济困难,孔大爷家的果树缺肥少料,收成总是不理想,周卫东就自掏腰包买肥料给大爷送到家里。临走前,孔大爷摘下满满一兜脐橙塞给他,要他务必收下,周卫东推却不掉,就把果子买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Tags: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