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堂百科 / 正文

金堂县栖贤乡尖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家树个人资料照片(2)

2017-12-19 19:46:55 金堂网

  将群众小事烦心事当大事解决

  尖山村幅员面积大,人口密度小。每有纠纷,群众想到的是王家树,点名的是王家树去调解,说他解决问题处理问题公道正派,别人去不一定处理得好。为此,在尖山村,经常看见王家树骑着一辆跟随了他10多年的旧摩托车,风里来,雨里去。正是其多年的坚持,尖山村一直保持了和谐文明朴实的乡村局面。18年来,王家树每年调解纠纷达到40余起,经他调解过的纠纷均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无势态扩大的情况出现。1999年,尖山村4组官某儿子务工时在工地事故身亡,父母年事已高,无法到现场处理。王家树主动与另一村干部到事故现场,与责任方据理以争,多次协商,最终达成了协议,受害方得到了较好的补偿。2001年,八组村民王某,遇车祸脑部重伤,病情危重,儿子外出务工无法联系,王家树将他送到县医院,垫支5000多元急诊,王某才能够痊愈出院。2008年,从新繁镇到老牛坡投资种茯首的老板高某,遇特大风灾、雪灾,损失资金10多万元,面临破产,王家树借支8万元,使其再生产。2012年,尖山村10组村民李某一家13人的户籍登记错误至尖山村2组,王家树用摩托车搭上李元金本人,多次到派出所、乡政府、办证中心办理手续,途中差点出车祸,最终纠了错。当年6月正值酷暑,8组九旬的肖婆婆,犯糊涂背着家人去广汉松林太阳村女儿家,在赵镇迷路被办完公事的王家树发现,正是中午11点过,他毫不迟疑地顶着烈日下40摄氏度的高温,用摩托车送到其四十里外的女儿家,返回途中,车无油了,只好推行十多里路到加油站。凡找王家树办了事或遇到老百姓有困难,王家树都主动帮忙,老百姓的小事烦心事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

  推进产业发展,力促群众增收

  王家树一班人立足尖山村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进了群众的增收。在其引领下,尖山村发展了反季节、无公害蔬菜4000余亩,发展肉牛养殖大户5户,黑山羊养殖大户2户,生猪养殖大户2户,通过带动,尖山村蔬菜产值达到2100万元,肉牛出栏达到700头,黑山羊出栏2400只,生猪出栏3000头,养殖业收入达到350余万元。为充分利用荒山荒坡资源,王家树多方努力,成立了村产业协会,引进业主,在尖山村新建了1000亩的朴树基地,采取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农民土地占收益的50%,有力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目前协会已支付群众务工收入16万元。村企业有盐井酒厂一车间、二车间,生产的正宗粮食酒走出了四川,生猪养殖场一个,山里人不再是“山老坎”。为尖山村的经济发展发展鼓足了后劲。

  带头示范,引领致富

  王家树在搞好村两委工作的同时,不甘落后,作致富的带头人。通过子女开办了1个家庭农场,养殖肉牛80头,黑山羊200只,藏香猪60只,养鱼1000尾。年收入达到40余万元,吸引10名群众学习养殖技术,在群众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家庭和睦,倡导文明

  王家树的成功,得益于妻子的支持、关心、理解和帮助。说是贤内助一点也不夸张和过分,家务琐事独当一面,孝敬婆婆传为佳话。连续几年被乡、村评选为“好媳妇”。县精神文明办网络宣传栏载有“寻找平凡中的感动 我们身边的好人---记栖贤乡尖山村八队林绍菊”,家庭和睦在当地被传为佳话。

  “现在政策好,社会好,我是尖山村的儿女,群众是我的衣食父母,互相依靠,能为大家做一点事,是我的幸福。”王家树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时的诺言。这面旗帜,这把标杆,在大山深处焕发光彩,屹立在群众的心中。

Tags: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