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堂百科 / 正文

金堂县淮口镇洲城村介绍

2018-04-10 20:44:05 金堂网

  洲城村幅员面积105平方公里,人口5185人,户数1966户(州城花园入住4072人,1425户)人均经济收入7600元,共有村民代表58人,硬化路面6公里,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主导产业:蔬菜,水果,食用菌。

  将1-21组作为重点拆迁地,积极配合党委政府做好征地拆迁工作,为招商引资打下基础,同时对丘陵地区几个组进行土地综合整治,打造一片生态农业观光园。在未来的三年里,让拆迁户入住安置小区。

  淮口镇洲城村地处龙泉山脉中段,属平坝、丘陵地区,幅员面积3.7平方公里,辖28个村民小组。

  特色产业:水果、蔬菜、食用菌。

  特色文化:宋城怀安军遗址、书画协会 。

  创建的工作:创建了“双强六好”基层示范党组织、成都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建立了以洲城社区为中心的红、黄、蓝融合社区,以包容、和谐、诚信、友善为社区精神。引进了金堂县心翼社工站为小区孵化社会组织并策划社区营造项目。成立了社区教育工作站。

  淮口镇历史悠久,俗名淮洲(民国之前称怀口/怀州)原镇人民政府驻兴隆街。

  唐武德元年(618),为避李渊讳,改金渊县为金水县,属益州。三年,金水县改属简州。

  五代时期,金水县先后属前蜀(907-925)、后唐(923-936)、后蜀(934-965)版图,县名及隶属关系未变,金水县仍属简州。

  宋乾德五年(967),于金水县地立怀安军。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怀安军改置怀州。废金水县入怀州。元代为杨村地。明代于此置怀口镇巡检司,以镇西为古怀安军而得名。

  清初置怀口镇,属大渡乡。宣统二年(1910)为第六区驻地。清代以后,因谐音"怀""淮"互用。

  民国24年,改"怀"为"淮",改置淮镇联保。民国29年,仍置淮口镇。解放后,沿用淮口镇之名。

  1951年,分置黄家乡;1952年,分置淮口乡。1958年9月,与淮口、同兴、黄家3乡合置为沱江人民公社。1961年8月,撤销沱江人民公社时,仍分置为淮口镇。2004年10月根据金堂县区划调整将九龙镇合并入淮口镇。

Tags: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