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堂快讯 / 正文

清江镇花牌坊村的蜕变

2017-01-09 15:50:24 金堂网

2044.jpg

  2016年6月,笔者被选派到金堂县清江镇花牌坊村担任第一书记,半年以来,笔者带着热情和感情,向着群众走,奔着脱贫干,和大家一起努力,发力点燃了花牌坊村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如今,在上级帮扶部门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凭着全村群众高涨的脱贫欲望,笔者们着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新村提档升级,花牌坊村的精准扶贫工作正以看得见的成果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

  花牌坊村,是一个平坝乡村,刚到村里时,摆在笔者面前的,院落废弃,门前是厚厚的枯枝败叶和荒草,一切都是百废待兴。笔者踩着崎岖蜿蜒的小道步入村内,查看村情村貌,当看到村内一些贫困群众的房屋摇摇欲坠,笔者心中满是酸楚,同时又感到一股巨大的压力。从那时起,笔者就开始思考怎样才能使这样的家庭脱贫致富,这是笔者作为第一书记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笔者在花牌坊村任职期间亟待解决的问题。既然来了就没有退路,于是笔者暗下了“不脱贫,不撤退”的决心。

  当初花牌坊村没有集体经济,村里也没有多余的钱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横在脱贫路上的一道鸿沟,发展产业迫在眉睫。只有让花牌坊村的实力“壮起来”,才能让诸多群众看到致富的希望。通过咨询专家,笔者逐渐摸清了花牌坊村的地域情况,发现搞种植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村里有不少闲置林地,也能找到种植大户为笔者们提供技术,于是决定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探索出一条适合本村的产业发展道路。

  7月份花牌坊村成功引进投资2000万元的170亩车厘子种植项目,并在该种植基地车厘子苗木下全部套种羊肚菌;成功引进投资100万、面积为50亩的蔬菜种植基地,折让村里产业发展有了新的亮点。村集体利用市人防办帮扶资金16万元入股种植大户,借力专业大户的技术优势,整合闲置林业资源,发展桂花林下羊肚菌种植40亩,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有了新的路径。利用市县配套40万元扶贫资金建设钢架大棚50亩,并将大棚租赁给业主实施蜂糖李(水果新品种)种植项目,村集体利用市人防办等部门帮扶资金共40万元帮扶资金入股参与,目前花牌坊村正与种植业主签订合作协议。如今,裸露的荒地开始拔起一排排绿树,长势良好的菌子仿佛埋在树下的“金元宝”,看得到收获,群众的脸上也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一切,让笔者感动而自豪。

  一门产业带起了花牌坊村脱贫的火车头,在看到喜人成绩的同时,笔者又静下心来思考,脱贫和致富之间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只有真正让“输血”变“造血”,脱贫才不愁。经过沟通协调,上级部门提前在花牌坊村实施18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在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村支部将引导村民在高标准农田区域采用循环套种模式,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和食用菌错季循环种植,打造“农游合一”的特色乡村旅游业,实现一三产业优势互补,让群众成为旅游直接从业者、旅游商品提供者。通过产业增收和旅游增收等多种途径让全村群众收入“富起来”,实现脱贫致富。如今,经过笔者“牵线搭桥”,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于今年7月11日在花牌坊村挂牌,学院专家正积极针对笔者村文旅产业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并协助招商。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Tags:  清江镇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