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堂快讯 / 正文

金堂三溪镇长林村:黄祖勇从城市商人到田间农夫

2017-09-05 09:05:19 金堂网

178.jpg

  一个“华丽”的转变

  从城市商人到田间农夫

  2013年,黄祖勇站在家乡三溪镇长林村的一片荒坡上,面对满目苍翠,他在心中描绘出一幅蓝图,并在蓝图上方敲下了五个字——三溪猕猴桃。

  2013年的春天起,黄祖勇陆续投资了300多万元,在家乡流转了300多亩地,建立了目前金堂地区单体种植面积最大的猕猴桃基地。从此,这片荒坡有了一个官方名称:三溪猕猴桃基地。

  黄祖勇出生在三溪镇,年轻时来到成都打拼,从事机电设备、五金批发工作,生意做得有声有色。不少人好奇他为何会选择回到家乡种植猕猴桃?谈起创立的初衷,他说,当时就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几年前我和朋友去蒲江游玩,看到当地的猕猴桃种植已经形成规模,长势喜人,而且这种水果营养价值极高,根本不担心销路,心里便有了在金堂也种植一片猕猴桃的想法。” 他说,当时想法特别简单,就是单纯地看好猕猴桃这个产业,觉得这个产业大有可为。

179.jpg

  说干就干,在经过多方考察后,黄祖勇选择了红心猕猴桃这个品种,志要回乡大展拳脚。可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种植猕猴桃的艰辛超出了他想象,按他的话来说,从考察种植环境到土地流转、基地规划、配套建设、技术投入,每一步历程都不是自己想象得那么简单。

  刚开始种植猕猴桃时,由于黄祖勇的种植经验不足,有不少的果苗都遭到虫害,或生病、或死亡,让他一筹莫展。为了学习经验,他时常去蒲江请教专家,还多次邀请农科院的博士到基地里帮果苗“治病”,并请教其种植管理办法。回到家乡的这几年里,黄祖勇不仅自己下地劳动,还经常“挑灯夜读”,学习种植技术。

  “3月抽芽,4月开花、授粉,8月采摘,坚持人工锄草,不用除草剂,不用化肥,常年使用有机肥,拒绝农药,坚持物理除虫……”黄祖勇用心对待每一棵果苗,现在的他,谈起猕猴桃的种植技术来头头是道,俨然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猕猴桃种植的“门外汉”了。

182.jpg

  从城市商人到田间农夫,这样的转变,是“华丽”的转变吗?传统理解的话,肯定不是。“这其中充满了艰辛,但我坚持了下来,因为我更喜欢农民这个角色”,黄祖勇说,他从小就与劳动打交道,所以喜欢泥土、喜欢农村、喜欢自然,也很愿意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上,脚踏实地,辛勤培育自己的“创业梦”。

  要让“三溪猕猴桃”

  成为三溪的新名片

  2016年,也就是黄祖勇种下猕猴桃果苗的第三年,果苗结果了。但是为了保证果树的粗壮,黄祖勇严格控制了结果数量,他坚信“先养树、后养果”,只有果树粗壮了才会结出最好的果子,才能提供给消费者最优质的产品。

  在黄祖勇的严格控制下,这一年,基地里猕猴桃果树只结了正常出果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大约3万多斤。这3万多斤的猕猴桃在朋友圈的推广和客人的口口相传下,竟意外销售一空。更让人意外的是,由于他的红心猕猴桃清甜多汁、肉质细嫩、品质极好,很快便吸引了电商平台的营销公司上门“求合作”,这也让从最初就瞄准电商市场的黄祖勇喜上眉梢。

181.jpg

  到了今年,黄祖勇农场里的猕猴桃结果量已经达到16万斤,进入8月以来,平均每天都有两千多件红心猕猴桃从三溪镇猕猴桃基地发往全国各地,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黄祖勇告诉笔者,他不仅和各大电商平台有合作,自己还在淘宝网开了一家名为“猕果蜜果”的鲜果店,每天的订单量也在递增。现在,每天都有20多名村民在黄祖勇的农场里帮忙采摘鲜果、统计订单、包装运输。到了明年,这片猕猴桃基地的树苗将进入盛产期,预计结果量将达到36万斤。届时,在经济效益凸显的同时,黄祖勇也能带动更多的邻里乡亲就近就业。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Tags:

猜你喜欢

    无相关信息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