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堂快讯 / 正文

金堂人流沙河去世,享年88岁!

2019-11-26 12:09:58 网络

  11月23日15时45分,著名诗人、书法家、作家流沙河在华西医院因病抢救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8岁。

  流沙河女儿给四川省作协党组书记侯志明发来短信,确认流沙河于11月23日下午三點四十五分去世,走得很平静。

  流沙河的儿子余鲲说,流沙河生前还有未完成的遗憾。父亲最放不下的就是那些未完成的写作和研究。

  他说,父亲陷入深度昏迷就是在23日上午10点。还没来得及留下遗言。父亲病得不是很突然,其实患有喉癌已经很久,只是去世的前十几天才发现,可惜晚了。癌细胞已经扩散,引起并发症。

  余鲲的语气非常沉重,关于流沙河的后事还不知道如何处理,要回去和家人们商量。希望外界给家人们多一些安静的空间,不去打扰。

  流沙河本名余勋坦,1931年出生于成都,故乡四川金堂。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诗话》《锯齿啮痕录》《庄子现代版》《流沙河随笔》《Y先生语录》《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理想》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迄今为止,已出版小说、诗歌、诗论、散文、翻译小说、研究专著等著作22种。

  《晚窗偷得读书灯》是流沙河先生一本特别的随笔集,论书解人谈文化,妙趣横生讲故事,读来使人如沐春风。可以让读者从中感知流沙河先生的人文情怀,亦可看作先生的精神自传,也让更多人了解了金堂这个地方。

  书中记述了沙河先生他们一家在金堂的生活经历和日常趣事,可以说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四川地区市井生活的一个缩影。他用口述历史的方式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那个时代金堂这座小城的气质和颜色,也看到了金堂文脉传承的积淀和力度。

  早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流沙河先生的祖先余氏家族,举家从江苏泰兴迁往四川。当时的天府之国,由于连年战乱早已荒芜人烟。余家祖先选择定居在了金堂县外北的甘泉乡大小寺,从此在这儿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幼年时期的流沙河在金堂度过了一个完整而幸福的童年,他回忆说:自己那时候很贪玩儿,功课并不怎么优秀,最大的兴趣是做一些手工的玩具。虽说学业上没什么可圈可点的成绩,但这动手能力的培养却让他终生受益。

  在金堂进入初中之后,流沙河渐渐懂事,也遇到了几位影响他一生的好老师。他曾不止一次的向人提及,当年自己的国文老师每次来上课都会在桌案上点一支香,然后给所有的学生深鞠一躬,说“我是焚香而来,希望诸君努力”。

  对于这样的礼仪,当年八十六岁的沙河先生仍是记忆犹新,每每想起还眼眶温润。那么,流沙河的金堂记忆到底是怎样的,我们下面一起来聆听。

Tags:  金堂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