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堂快讯 / 正文

金堂百岁老人龙明秀个人资料照片

2017-10-28 10:17:09 新金堂

  龙明秀,1917年7月10日生于青白江区(原)玉虹乡月亮井,长于金堂县清江镇双堰村11组。老伴刘红光生于1906年,大她11岁,夫妻二人共同生活了30多年,共养育3子2女,1957年小女儿一岁时,老伴刘红光去世。目前全家五世同堂一共有53人。

  茹苦含辛  巧妇善为无米之炊

  走进赵镇福源小区,我们向小区门卫打听龙明秀老人居住的单元,结果门卫大姐用手一指:“那个就是龙婆婆。”果然,只见一位一手提着一袋垃圾,一手拿着个大萝卜的老人从一栋楼房边走了出来,等她把手上的东西丢到垃圾桶后,我们上前说明来意,婆婆就热情地领着我们走进了她家里。2015年前,龙明秀婆婆一直居住在清江镇双堰村11组一个孙儿家,现在老人住在三儿子在县城里的家,与儿子儿媳、孙儿孙媳一起生活。

  解放之前,刘红光、龙明秀老两口靠租地主家的田做活养家糊口,解放后分得了田地,生活也相对稳定。老伴刘红光1957年去世后,龙明秀老人便一个人拉扯5个孩子长大成人,当时家里最大的生活来源除了在家务农的工分,便是她和大儿子一人一年能分到的300斤谷子。为了解决孩子们的粮食之需,龙明秀老人还要利用干完农活后的空闲时间做手工,她每个月都去市场买六斤棉花纺棉线团,然后用卖棉线团的钱购置粮食和生活用品。除此之外,还要喂养一些鸡、鸭、猪补贴家用。实在困难的时候,就只有让儿子吃点米饭,女儿喝点米汤,“没有办法,儿子毕竟是半个劳力,他可以帮家里干活,分担一些。” 有段时间,老人在村上公共食堂做工,每碰上暴雨天气,去食堂路上的一条水沟都要涨水,为了一点微薄的工分,老人每次都要涉险淌过水沟准时报到做活,就这样,老人一个人将孩子们拉扯长大。

  与世无争  仁义礼佛养来百年寿

  老人心态好,性格好,喜欢与人摆龙门阵,在生活中与世无争,从不与人吵架,无论是在清江镇农村还是县城小区,都很有人缘。老人热心肠,肯帮别人忙,在农村时,有空就去帮邻居收农作物、打扫卫生、带小孩等,邻居有小病,她就到处帮忙去扯草药,90多岁的时候还给在田里做活的家人、邻居送开水。87岁时,老人在广汉三水镇赶场时被一个骑车的小伙子撞倒在地,她起身后觉得没啥毛病,就喊小伙子快走,回家后家人才发现她的小腿擦伤了很大一处。

  老人身体硬朗,说话清楚有力,耳朵、眼睛也都非常好,一百岁了,在儿女记忆中还几乎没生过病,97岁时还可以自己弄饭吃。家人很关心她的健康情况,2016年曾带她去做过一次全身体检,没发现任何问题,三儿媳妇何世秀说:“十多年前她有点白内障,2007年做了一次眼科手术,今年3月,在征求了医生的同意后,又为她做了另一只眼睛的白内障摘除手术,现在隔很远都可以看清电视。”现在,老人基本上不做任何活了,但由于多年养成了习惯,老人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扫把将家里清扫一遍,没事就在院子里转转,看看电视,或者坐在沙发上边念佛珠边养神。

  老人一日三餐食量都不错,早餐牛奶、麦片,以清淡为主。平时喜欢元子汤,但坚决不吃鱼、牛肉和公鸡,其余不择。每天中午、晚上必须喝两次酒,量在1两之内。老人喜欢拜佛,1999年在广汉皈依了佛教,经常进庙烧香,岁数大了就没有精力走太远,只是春节期间由家人带她去走动一下,多数时候就在家念佛珠。2011年,一家人带她去青城山,94岁的她在家人陪同和偶尔的搀扶下硬是登上了上清宫,几个抬滑杆的以为有生意可做,一直尾随着她,编她坐滑杆上山,最终都没得逞,沿途好多游客都争着与她合影留念。

Tags: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