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堂快讯 / 正文

711金堂洪水形成原因:看官方如何回答!

2018-08-15 09:00:17 成都日报

  7月11日18时40分,沱江三皇庙水文站洪峰流量达7810立方米每秒,金堂县遭遇建站以来历史第二大洪水。

  那么,此次金堂县遭遇洪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洪水过境如何保障没有人员伤亡?此次洪水与成都城区防洪是否有关?成都城区防洪安全是否有保障?

  7月14日,带着这四个问题,记者连夜赶到位于温江区的四川省成都水文资源勘测局,专访了四川省成都水文资源勘测局副局长张权,他深入分析了此次洪水成因,以及成都城区防洪安全情况。

  1、此次金堂县遭遇洪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地处三河汇合口

  前期降雨历时长、河道底水高、上下游洪水叠加

  张权首先从金堂的自然地理位置进行了分析。成都平原所有的水量只有两个出口,一个是金堂的金堂峡,另一个是新津下游彭山江口段。

  “金堂县位于沱江上游,地处北河、中河、毗河三河汇合口,且金堂峡地理位置相对狭窄,以及下游坡度较小,水流流速减缓,不易快速排出。”张权说。

  在张权看来,前期降雨集中也是此次洪水的成因之一。

  “‘7·11’金堂洪水由于前期降雨集中,土壤吸水已经饱和,相当于海绵已经吸满水了,再倒水进去,已经无法吸收,全都形成了径流。龙门山一带的降雨早于广汉几个小时,广汉的降雨前期没有形成径流通过金堂县城,全部与上游来水叠加在了峰值段,从而造成此次洪峰流量非常大。”据张权介绍,“7.11”降雨过程,主要是前期历时长,河道底水高,上下游洪水叠加,“一般情况下,金堂涨水前的流量只有100多立方米每秒,而在‘7·11’金堂洪水到来前,金堂的底水流量已经有1600多立方米每秒,相较于正常情况,底水骤然增加了15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

  2、洪水过境如何保障没有人员伤亡?

  提前10小时预测精确度高达97.6%

  最大程度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提前预测到“7·11”金堂洪水的沱江三皇庙水文站建于1939年,在近80年的不断改善运行中,监测技术已经非常成熟。

  据张权介绍,1981年,沱江三皇庙水文站监测到建站以来,历史第一大洪水,流量为8110立方米每秒,今年7月11日,监测到金堂遭遇的历史第二大洪水,流量为7810立方米每秒。

  “四川省成都水文资源勘测局水情预报科的预报方案通过千百次的检验,已经非常成熟了,沱江三皇庙水文站提前10个小时预测金堂的洪水流量为8000立方米每秒,精度高达97.6%。” 张权表示,通过水文站的提前预测,让金堂有更多的时间转移撤离人员,最大程度地确保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减少了财产损失。

  3、“7·11”金堂洪水与成都城区防洪是否有关?

  此次岷江到沱江的水量仅300立方米每秒

  成都城区防洪不会影响金堂县城防洪安全

  站在成都市水系图前,张权为记者讲解岷江流域与沱江流域的位置。

  记者看到,流经成都绕城以内城区的河流主要属于岷江水系,而流经金堂县的河流是沱江水系。“7·11降雨过程中,从岷江到金堂水量最多不超过300立方米每秒,7月11日金堂的洪峰为7810立方米,此次洪水,岷江到沱江的水量不足4%,几乎无影响。”据张权介绍,平时不降雨,岷江也会补充150立方米每秒流量到金堂。

  以事实说话,以数据为证,张权表示,岷江流域水量大小与成都城区防洪安全息息相关,但几乎不会影响流经金堂县城的沱江洪峰变化,所以,成都城区防洪不会影响金堂县城的防洪安全。

  4、成都城区防洪安全是否有保障?

  宝瓶口流量只有550立方米每秒

  成都城区防洪有保障非常安全

  “紫坪铺水库修建后,很好发挥了调节洪峰和水资源的作用,假如水库上游岷江来水流量达到百年一遇的时候,有6000至7000立方米每秒,通过调节,泄洪不会超过3000立方米每秒,下游是非常安全的。”张权说。

  据张权介绍,“7·11”强降雨,紫坪铺水库入库流量最大为3130立方米每秒,最大的泄洪流量只有2400立方米每秒,加白沙河当时流量200多立方米每秒,整个干流流量有2670立方米每秒,通过宝瓶口的流量只有550立方米每秒,宝瓶口以下的江安河为60立方米每秒,通过徐堰河和柏条河到府河的流量有100多立方米每秒,整个成都市包括区(市)县的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流量为50立方米每秒, 通过岷江能流到金堂去的水量最多不超过300立方米每秒。

  “通过宝瓶口的水流量只有550立方米每秒, 剩下的近212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走岷江金马河段,再流经温江、新津,至彭山江口段与府河汇合后,流出成都平原,由此可见,成都城区防洪有保障,非常安全。”张权说。(记者 胡清)

Tags:  洪水  金堂洪水

标签列表